飼料是對蝦生長的營養來源,而投料過程則是水體不斷被污染的過程。因此,飼料的質量直接決定對蝦的生長速度,也決定養殖水體被污染的程度。飼料管理的目的是既要讓對蝦吃好、吃飽,又要減少浪費,減輕對水體污染,降低養殖成本。
■選用全價人工配合飼料
全價人工配合飼料,營養全面,搭配合理,能保證對蝦生長的全面營養需要,增強對蝦自身的抗病能力,消化吸收率高,誘食性好,可以減少蝦糞便中蛋白質的含量和殘餌,從而減輕對養殖水體的污染。
■確定投餌量
投餌適宜是對蝦成功養殖的關鍵環節,也是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,如何確定適宜的投餌量是飼料管理的難點。
在對蝦養殖中一般每日投料4次,放苗第一天投餌量為200克/10萬尾·天,以后每天增加10%,直至10天后開始投放飼料盤來調整每次的投餌量。飼料盤的面積一般為0.3平方米,在約定時間內吃不完,下次投料應考慮適當減料或停料。飼料盤內所放的量跟池塘的大小、水溫、蝦苗的數量等都有關系。以5畝的池塘放苗量為8~10萬/畝為例:在對蝦體長3公分以前,飼料盤內一般放量占每次投料量的1%,2.5小時查看;體長3~7公分占2.0%,15小時查看;7公分以后占3%,1小時查看(查看時間是從開始投料時算起)。當水溫偏低時,根據天氣、水質情況可作適當的調整。
■添加營養
如氨基多維、免疫多糖、解毒VC+E、誘食乳酸菌等。以補充飼料營養,增強對蝦體質,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,減少對水體的污染。針對不同階段的養殖投喂情況,以下詳細介紹幾種正確使用方法:
■適當饑餓
在飼養管理時,每周應適當停料1~2餐,適當饑餓:①可以提高飼料效率;②提高對蝦自身免疫力;③清理腸胃,保肝利膽;④增強索餌,充分利用天然餌料,既節約飼料,又減少污染。正常情況下,3~4天停料一次,而當有不良氣候及水質惡化時,應根據實情而制定停料次數及時間。
■遵循合理投喂的原則
①禁用變質餌料;②環境不良,刮風下雨或水溫過高(34℃以上)或過低(17℃以下)時少投或不投;③水質、底質惡化、缺氧浮頭,發病或投藥時少投或不投;④對蝦蛻殼時,少投,蛻殼后多投;⑤每周可停料1~2餐。